欢迎访问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网站!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黄河故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的黄河故事】锐意进取 攻坚克难

——2019年西峰局动态监测工作纪实

来源: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http://www.hw-xf.com 作者:罗 鹏|hwxfzg@163.com 发布时间:2019-11-18 11:46 浏览次数:

        2019年,对西峰局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8年,水利部党组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如何在监测工作中落实“强监管”,西峰局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监测队伍,以技术提质量,促效率,推进动态监测工作水平全面提升。这一年,西峰局干部职工积极作为,辛勤付出,先后完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建设扰动图斑现场复核及2019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多项任务。

春寒料峭,“图斑精细化”监管工作练兵忙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是一种利用遥感信息、大数据、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监管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地方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提供数据支撑的监管手段。2018年8月,西峰局受邀参加了2018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图斑精细化”监管任务。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监管的全新方式,西峰局领导决定抓住机遇,抽调4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监管工作,在实战中培养锻炼人才。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截至监管工作结束,技术人员悉数掌握了“图斑精细化”监管技术。

        2019年3月,西峰局独立承担了陕西省延安市两县7个小流域“图斑精细化”监管任务。接到任务后,局分管领导迅速抽调2018年参与该工作的4名技术人员,并在单位其他技术干部中选取2人,组成两个工作小组,经过不足一天的短暂准备后,西峰局两个小组乘车前往项目所在地陕西省延安市。10日下午,抵达延安市黄陵县,两组技术人员合兵一处,集中完成了1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竣工抽查任务。随后,按照原有分组,两组技术人员分别开展工作两县剩余6个竣工小流域“图斑精细化”监管工作。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大都在交通不便的主、支沟道中,要从这个山头翻到另一个山头,中间常常就是一条深沟,这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虽然在治理过程中配套相应的生产、施工道路,但由于道路受雨水冲刷严重,很多地方车辆无法到达。有的地方直线距离不到500米,无人机航拍也能获取相关照片,但由于需要现场查看有关工程设施、植物措施实际情况,记录GPS信息,工作人员只能一手带着项目竣工图、一手拿着设备徒步前往,一来一回往往就要两三个小时。3月的延安时常刮起5-6级的西北风,无人机获操控难度较大,起大风的时候要么等风小一点放飞无人机、要么冒险顶着强风操作。有一次,工作小组已经在野外工作到下午五点,眼看天就要黑了,这时又刮起了大风,由于项目地点离县城比较远,而且是最后一个需要抽查的图斑,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无人机操作员决定顶风起飞,就在无人机已经完成正摄影像拍摄,技术人员接手准备拍摄项目低空照片时,突然风势加大,无人机空中无法进行定位飞行,姿态不稳、左摇右晃,遥控器平板上也传来信号不稳定警报,紧急时刻,虽然操作人员最终成功让无人机安全降落,保住了一天的航拍资料,但紧张的气氛让 工作人员惊出了一身冷汗。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人员早上不到八点出发,返程时太阳已经落山,晚上完成内业工作时已是第二天凌晨…
        经过10多个昼夜连续奋战,技术人员圆满完成了“图斑精细化”监管各项任务要求,提交的成果得到了陕西省水保局及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监测中心充分肯定。此后,西峰局按照新形势下监督监测工作新要求,进一步丰富水土保持监测手段,在4月组织12名年轻技术干部赴西安参加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培训,培训中2人获得机长资格,10人获得驾驶员资格。

烈日炎炎,动态监测工作推进急

        2019年,西峰局承担了黄河多沙粗沙区和甘青宁黄土丘陵区国家级重点治理区、阴山北麓和阿尔金山国家级重点预防区23个县近51万平方公里动态监测工作任务。对比往年,需要解译的遥感影像由16m变成2m分辨率,工作任务更加繁重。针对这个问题,西峰局在调整理顺动态监测工作职能的基础上,5月28到30日,举办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遥感监测技术培训,对参与影像解译的技术人员进行遥感基础知识和遥感影像解译操作技术培训,为下一步解译工作打好基础。
        6月初,解译工作正式开展,为确保解译工作质量,保证解译人员数量充足,技术过关,在人员调配上,西峰局打破技术人员部门限制,在各部门抽调技术能力较强的16名技术人员分为4组,由解译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担任组长,分组开展甘肃、新疆、内蒙等省区的遥感影像解译工作。解译过程中,对已解译的部分影像由各组组长随时进行检查,现场进行指导,对解译工作中的难点、疑点,组员们也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集中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解译人员对解译工作的理解与掌握。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参加解译的技术人员在进行图斑解译的同时,也需要完成本科室工作任务。他们要么在完成科室工作任务后下到解译室开展解译工作,要么在一天工作结束后晚上加班加点解译,很多人要牺牲周末休息的时间,盯着电脑一坐一整天。影像解译是一种枯燥且消耗精力的工作,图斑勾绘经必须精力高度集中,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勾绘界限不准或者赋码错误。时间长了,很多解译人员身体都出现了些“小毛病”,胳膊酸疼,视力下降、反应呆滞,于是见面打招呼除了问解译进度、出现的问题等事情外,也多了一些有趣的问候:你今天黑眼圈怎么又加重、今天坐着腰酸吗、脖子疼不疼之类。影像解译过程虽然很累很苦,但是对于参与解译的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锻炼技能、增长才干的过程。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工作,很多以前从未参与过解译工作的年轻技术人员对动态监测工作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全面掌握了影像解译的技术要点,培养了单位年青年一代技术干部,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
        随着解译工作的逐步完成,7月29日,西峰局召开动态监测项目外业调查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解译标志建立及野外验证等外业工作任务。8月初,4个外业调查小组在完成外业调查准备工作后,分赴内蒙、甘肃、宁夏和新疆等省区开展动态监测项目解译标志建立、野外验证及资料收集等工作。

秋高气爽,生产建设扰动图斑现场复核启动快

        8月中旬,在动态监测外业调查工作开展接近一半的时候,西峰局接到上级通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由水利部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遥感解译与判别项目。作为参与单位,西峰局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9县(旗、区)、包头市9县(旗、区)、乌兰察布市3县(旗)和锡林郭勒盟2县(旗)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省级和部级图斑核查任务,复核图斑任务共计6800多个。经过局领导磋商,决定除参与新疆动态监测外业调查的工作小组外,其余外业调查组先行撤回,在保证动态监测外业调查工作完成的前提下,集中力量优先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建设扰动图斑现场复核任务。

        8月20日,西峰局组织召开项目动员会,在全局组织抽调18人,成立呼市包头两大组9小组的现场复核队伍,同日,组织开展图斑复核工作的技术培训,对复核工作流程、技术要求进行培训。8月22日,由西峰局分管监测工作的副局长带队,前往内蒙分别与呼市和包头市水务局就图斑复核工作进行接洽。8月24日,现场复核工作正式开始,9个复核工作小组分批次到位,前往分配的县(旗)与地方水保部门接洽,分析任务、研究线路,对生产建设建设项目逐个进行复核。初次接触图斑现场复核工作,对现场复核人员来说面临工作量大、时间紧、自然条件复杂等多种的困难。迎着朝阳出发,伴着明月回来,已成为现场复核的常事,晚上进行内业图斑拆分合并工作,遇到复杂的情况,作到凌晨也不为奇。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经常为了一个图斑,要开车行驶上百公里才能到达复核现场。草原牧区,有些地方看起来有路,但由于草场围栏的阻挡,现场复核人员经常要步行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到图斑范围。9月初,内蒙古大部分地区都是阴雨天气,为了在9月30日之前完成复核工作,现场复核人员冒雨开展工作,雨大了就在路边休息会,雨小了就继续工作。农历八月十五,图斑复核人员身处异乡,依然坚守在图斑复核的路上。复核人员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在紧张忙碌1个多月后,在国庆节前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复核任务。此外,在开展内蒙呼自治区图斑复核过程中,西峰局还承担了山西省、甘肃省部分市县图斑复核工作。通过复核工作,西峰局加强了与内蒙、山西等省(区)水利、水保部门的沟通联系,系统掌握了当地生产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练就了一批技术过硬、意志过强、团结奋进的技术队伍,为后续开展水土保持图斑核查、方案编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傲雪寒冬,动态监测外业工作再出发

        10月24日,庆阳市迎来了2019年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西峰显得格外漂亮。而西峰局动态监测外业调查组的工作人员们,在经过国庆节的短暂休整后,再一次整装出发,开始了因图斑复核而中断的动态监测外业工作。节前连续高强度的外业工作,并没有拖垮西峰局工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外业调查小组的工作人员按照既定计划,开始了解译标志建立、野外验证工作。按照外业调查工作要求,每个调查县(区)根据区域面积的不同,需要均匀的生成数量不等的外业调查点,多的200多个,少的也要100多个,依照原有时间安排很难按时完成,调查人员只能在路线规划上多下功夫,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路程,节约时间。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每天早上8点,天蒙蒙亮,工作人员早早吃完早餐,按照晚上利用软件规划好的路线,向调查的区域进发,晚上,天已经全黑,调查人员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宾馆匆匆吃完晚饭后,投入一天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中去。调查中车辆每天平均行驶300多公里、调查人员上下车50多次,高强度的工作再加上西北秋冬季节忽冷忽热的天气,很多人得了感冒,带病坚持工作。10月底,在经历了20多天的奔波后,西峰局动态监测外业调查工作圆满结束。

        11月,冬日的庆阳在午后微弱的阳光中显得清冷而萧瑟,单位院内的银杏树叶也在飘落中把院子染得金黄。此时的西峰局监测人员在影像解译和外业调查完成后,又投入的紧张的监测区域土壤侵蚀度工作,下一步,西峰局将在12月底前完成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汇总统计工作。
        2019年,西峰局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以只争朝夕的激情,紧紧抓住强监管历史机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能力,让监测工作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张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