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网站!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图斑核查草原行

来源: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 作者:王欣楠 发布时间:2020-11-09 09:54 浏览次数: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有成群的牛羊,奔跑的骏马,有雄鹰展翅翱翔划过长空,有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湖水,有浩瀚无垠的星空,绚烂如火的落霞,有豪爽热情的牧民,辽阔悠扬的牧歌。这里是呼伦贝尔,占我国国土面积四十分之一的美丽城市,也是我们本次图斑核查小组一行八人战斗过的地方。在这里度过的二十天是每个人特殊而珍贵的回忆。

迎难遇险

        本次图斑核查任务可用任重道远来形容,所谓“任重”,是这次核查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行28人分为14个小组,共计需要完成全内蒙3717个图斑,其中我所在的呼伦贝尔组共有1121个图斑分散在呼伦贝尔市的11个旗县中,要求在九月底前完成全部复核任务,任务艰巨异常。所谓“道远”,呼伦贝尔总面积25.27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一,占中国版图的四十分之一,相当于山东和江苏两省面积之和,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32公里的边境线。大家两人一组,每组分配若干旗县。其中,鄂伦春自治旗占地近六万平方公里,牙克石市狭长,南北长352公里,新巴尔虎右旗有着三千四百余万亩的广袤草场,额尔古纳和牙克石有着神秘莫测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每个地区都有特殊的困难,每位核查人员都是在用自己的脚步探索、丈量着这些土地。


        我所在小组负责复核的图斑,大部分散落在茫茫草原的深处,最远的深入草原曲折前行近百公里,直到我国边境线附近。在草原中,没有信号、没有路、没有地图导航,只能用卫星图上的明暗深浅变化和基本方向做出判断,还有牧民围下的重重障碍网围栏,让车行草原如在迷宫里一般进退两难。若说途中的险情,便是车行草原深处遇到了盐碱沼泽。草原的小道崎岖,常有土包水坑,即使坐在车里也并不平稳。司机大哥技术高超,为配合我们赶路,速度没有降下很多,一句“抓稳咯”,便开始一段过山车般的体验,常会颠的跳起来撞到车顶。草原内部都是非生产建设项目,卫星拍下的大多是自然环境导致的地表变化。没有凸起,没有标志,即使是低矮的草地也能挡的严严实实,总要真正进入才能判断出图斑性质。一天下午在接近图斑的路上,无意中走进了一大片盐碱地。司机大哥很快察觉到车胎下陷的异样,慌乱中只得快速前进。我听到了轮胎打滑的声音,白烟四起,继续加速,与下陷的速度赛跑,等行驶到安全地带,我看到司机的额头已冒起了汗珠。当时已临近傍晚,若汽车陷入了盐碱地,茫茫草原没有信号救助困难,别说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全车人的安全都难以保障。放弃行车改道步行的我们在盐碱地前方发现了芦苇荡中的沼泽,更是让大家捏了一把冷汗,外业工作的艰难,就是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和自然斗争,和自己斗争,迎接种种挑战,克服重重危险,每一位在外辛勤工作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砥砺前行

        草原自然环境艰苦恶劣,有漫天如织的飞虫,遍地如网的鼠洞,坡陡路远的石山。虽说是在九月,天气已经非常寒冷。碰到没有太阳的日子,穿着羽绒服也只能瑟瑟发抖。若遇大风,是站也站不稳。若遇下雨,道路泥泞,平坦的草原顷刻变得崎岖难行。若遇小溪小河,便要淌水穿越,若遇山岩高坡,便要攀山越岭。剩下的时间,或是翻越锈迹斑斑的大铁门,或者钻过严密的铁丝网,或是爬上高高耸起的大沙堆,每天核查工作结束都是满身土或泥。


        为了完成如此大量的工作任务,每个人必须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每天会提前安排好当天的路线和计划,绝大部分时候会在早上驱车几百公里扎进草原,直到天黑,中午无法回城,便在早上七点早饭过后,带上面包、火腿和饼干,开始一天的行程。经过一个上午的寻找和忙碌,临近中午,将车停在草原深处的山头,凉风习习,周围牛羊牧马,电力风车静静转动,即使只是饼干、面包和凉水,早已饥肠辘辘的人也会在这里得到些许放松,虽是条件艰苦,也别有一番风味。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过后,便又要开始奔忙赶路,二十多天,大家没有一日午休,即使是在车上也要一直集中精神,盯着卫星图寻找路线,不能有片刻合眼。白天的时间对我们来说短暂而宝贵,即使当天的任务有幸完成,也从不会提前返程,争取可以多核查一个,再多一个,不到天黑绝不收工。草原的落霞灿烂如烟海,当天已擦黑,红光洒下映进车窗,此时的草原不同于白天的模样,宁静、安详。司机大哥此时也终于放松下来,不再着急赶路,车上响起了草原牧歌。这是忙碌的水保人平凡的一天,归途中的人倚着车窗,或满载收获满意而归,或遇到困难停滞不前,都在此时暂时放下欣喜或焦虑,享受着片刻平静。

捆载而归

        图斑核查虽然辛苦,但却有着满满的收获。这项工作不仅是能力的锻炼,更是精神的提升。本次外业任务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后方全力支持配合大家的工作。每日在群里时时关注每个小组的工作动态,与大家沟通交流,为大家加油打气,回应大家的点滴工作日常。在任务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我们收到了来自局党组的《致西峰局全体外业工作者的慰问信》、《致西峰局全体外业工作者家属的感谢信》,字字恳切,每字每句都是大家挥洒奉献的生动写照,饱含着对同志们工作的认可和鼓励,收到信后,大家都深受感动与鼓舞,当中的自豪、满足与感恩无以言表。虽是短短两页,已是对全体外业工作者最好的鼓励和回报。

        在本次外业工作中,年级最大的57岁,最小的才刚刚入职不久的大学毕业。但每个人都尽职尽责、不怕吃苦,默默奉献着力量。我们小组的组长今年已经55岁,却依旧奔赴千里来到草原和年轻人一起战斗。虽然身体硬朗,但一路上自然环境复杂,气候不适,水土不服,感冒咳嗽等小问题始终不断。但他从没有过一天休息,体力、精力上比年轻人承担着更多压力。路再远,道再难,他都处处亲力亲为,踏遍每一条核查的道路,翻越围栏,爬过高山,在他沉稳坚毅的脚步中,能看到老一代水保人极端负责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每位年轻人都是最好的榜样,能和这样的前辈共事是我们年轻人宝贵的财富。


        除呼伦贝尔组外,我局共有28名同志赴内蒙参加本次图斑核查任务,作为一个完整的团队,大家在工作期间始终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队中不乏像我这样第一次参加图斑核查工作,甚至第一次开展外业工作的新人,一旦有问题出现,所有人都能积极探讨,主动交流。不论是工作时间还是深夜,每次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得到的永远是耐心的解答,详细的指导。由于每个小组面对的具体情况不同,大家完成的进度也有快有慢,进度较快的小组一旦完成任务,会迅速奔赴临近的小组帮助开展工作,绝不让任何一组人掉队,让相互扶持成为这个团队的气质。万众一心,团结协作,也是我们顺利圆满完成本次任务的关键。

        二十天的时间漫长而短暂,对我来说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宝贵经历。最重的任务,最高的强度,最大的困难,最美的风光,最暖的伙伴,点点滴滴都映刻在我心里。无论过程多么艰苦,在任务完成的那一刻都只会得富足。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同事的友爱和帮助,体力、能力的锻炼,工作成果的满足,前辈榜样的力量,都会激励我们不断求索,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踏实严谨、不断奋进,敢担当,讲奉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责任编辑】西峰治理局